在日本岩手县大槌町有座“风之电话亭”,经常有人专程赶到这里,跟逝去的亲人打个电话。
这个电话亭的主人叫佐佐木,他原本建造这座亭子是为了跟去世的堂弟说话。2011年日本东部大地震,岩手县1200多人在海啸中死亡、失踪。他便将电话亭开放,让地震幸存者们来这里跟逝去的亲人“保持联系”。每天都有很多人来。有的奶奶带着孙子来告诉爷爷:"我作业写完了";有的女儿来告诉爸爸:"我有了喜欢的电视明星";还有一些人拿起电话,就抽泣了起来。这是纪录片《风之电话——向逝去的亲人低语》讲述的真实故事,这种特殊的处理悲伤的方式,让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篇三联生活周刊关于失独家庭的报道——“失独父母最常、也最不喜欢听到的一句话就是:走出来。这让他们有巨大的孤独感: ‘我知道他们是好意,但这让我意识到他们还是不能够理解我。他们想象的“走出来”对我没有任何意义。’”“节哀顺变”似乎是我们面对丧失时最容易讲出的词。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顺利地节哀顺变。这意味着你要马上接受失去,接受告别。很长时间里,从弗洛伊德到科布勒-罗斯,心理学界对丧亲之痛的理解都是“线性”的:这些理论认为,从亲人离世后的悲痛,到释怀和放下,存在一种普遍和可预测的轨迹。比如非常著名的“5阶段理论”,认为失去亲人的人,会经历“否认、愤怒、讨价还价、抑郁、接受”5个阶段。当5个阶段结束,哀伤的疗愈就完成了,也就是大家说的“走出来”。1996-2006年,这种观点在心理学界受到了质疑。人们发现:哀伤的疗愈是一种更复杂的过程。首先,一个人如何被哀伤影响跟很多因素相关:跟逝去亲人的亲密程度,对生活中重大变故的反应能力,你回忆和纪念亲人的方式,你自己的人际和学习工作情况……;其次,每个人需要的时间不同,没有一个对所有人都适用的“走出来”轨迹;另外,悲伤也并不像人们说的,总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淡,有些感觉可能永远不会消失。人们对哀伤这个领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。持续联系的理论,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产生的。1996年,悲伤领域的研究者克拉斯、西尔弗曼和尼克曼发表了一本叫做《Continuing Bonds: New Understandings of Grief》,提出了“持续联系”(ContinuingBonds)这个概念。后来,这个概念被广泛纳入哀伤治疗的专业领域。对于经历丧亲之痛的人来说,”持续联系“有几个方面的意义:在《风之电话——向逝去的亲人低语》这部纪录片中,一个中年女人来跟自己的儿子说话,从电话亭出来,她跟两个一起结伴来的女人说:我知道他听不到,但我在说。失去至亲是严重的创伤,面对巨大的丧失,50%到80%的人会在事件发生后最初甚至几个月内体验到强烈的哀伤情绪,严重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,甚至患上延长哀伤障碍(prolonged grief disorder,PGD)。
基于过去的悲伤相关理论,我们得到的建议是:接受、放下、学会告别、开启新生活。但“告别”不是说做到就做到的事,这意味着当事人要在心理上结束跟亲人的依恋。有人会觉得“走出来”是对逝者的背叛:克拉斯等人认为:不应该把“分离”当作面对悲伤的处理方式,即使在死亡中,人们也可以自然地依恋。”持续联系“就提供了这样一种新的跟悲伤相处的方式:你不用把亲人划出你的生活,你可以慢慢找到调整和重新定义你们之间关系的方法,允许自己跟那个人继续保持联系。这种关系的形式和浓度会随着你情感和生活的变化而变化,但它可以一直存在,这不是不正常,这是ok的。悲伤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情绪,它不是单纯的哀痛,往往混杂着愤怒、愧疚等其他情绪。但这些复杂的情绪,却很难表达。正在经历丧亲之痛的人常常会感到自己的感受无人理解,也无法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感受。即使在共同的家人之间,出于种种顾虑,表达情绪也是很困难的。这种孤独感会加重他们的痛苦,甚至会影响他们现有的关系。一些研究人员发现,孩子死后,夫妻两人婚姻破裂的风险会增加。在美国,失去子女的夫妻中,约有14%会走向婚姻破灭,国内有调查显示,这个比例超过30%——对失去亲人的避而不谈,会让活着的亲人情感分离。而持续联系,就为丧亲者提供了这么一种特殊的抒发情绪的出口:它不会给生者造成负担,还可能让活着的亲人重新建立情感上的链接。
在《风之电话》纪录片中,在海啸中失去爸爸的阿林,从来没跟妈妈、哥哥和弟弟谈论过爸爸的离开。走进电话亭,她非常局促不安:我该说些什么?拿起电话的一瞬间,她哭了起来,深吸了几口气,开始对着电话讲那些只能跟爸爸讲的话。当一家人都打过电话之后,亭子外面,他们第一次在一起谈论爸爸:“之前我们从未聊过,那样我们会崩溃的。”他们开始谈论每个人在爸爸离开之后,承担了什么。保持联系,不仅能安放我们无处表达的情绪,也能让活着的亲人彼此理解。
欧文·亚隆在《直视骄阳——征服死亡恐惧》中提到过一个克服死亡焦虑的方法:波动影响。当你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对身边人的意义,而当你离开这个世界,这些影响还会持续,死亡就不再那么可怕了。保持联系,就是一种梳理和回顾逝去亲人“波动影响”的方式。他让你尊敬和喜爱的特质,他坚持的价值,他爱你的方式是如何塑造你对自己的认知,他是怎样克服人生中的困难……思考这些问题,会让我们对逝者和这段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,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建设自己的生活。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乔治·伯纳诺教授是丧亲领域的专家,他在《悲伤的另一面》一书中说到:一旦哀悼结束,你将更容易回忆起那些关于逝去的亲人的美好回忆。所以,从某种角度来说,悲伤的结束,并非关系的终结,而是关系的重建。但“保持联系”并不总是会对处理悲伤有帮助,如果运用不当,它也可能有一些负面的影响:让我们深陷悲伤和回忆之中,以至于没有能量去面对真实的生活。日本真人秀节目《可以跟你去你家吗》有一期,节目组在深夜的路边遇到女孩里香,跟着她去了她家:房间里几乎被垃圾和衣物淹没,房间一角的杂物底下,是死去的男友照片。她保留着跟男友相关的所有东西,每天都用各种事情填满自己,当被问道自己现在的感受时,她说:和他在一起的那两年让我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。尽管男友已经离开7年了,但对他的回忆仍然是她生活的重心。这样的“持续联系”,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和生命质量,是需要警惕的。美国临终关怀基金会的高级顾问肯尼思·多卡博士给出的判断标准是:你是否因为坚信他们还在,保留着阻碍你当下成长和生活的行为模式?如果答案是”是“,保持联系可能不是适合你的方式。如果答案是”否“,”保持联系“可能会在丧失亲人的痛苦中,给你一点安慰。关于如何跟逝去的亲人保持联系,下面是一些可操作的方法:提醒自己:他曾经这么热烈地活过,而你,被一个这样好的人爱过。比如在结婚那天,给爷爷留一张椅子。他一定很开心的。5.想象一下,在做出艰难的决定时,他们会给你什么建议爱你的人,会希望你不要违背本心,做出对自己最好的决定。也可以做给你的孩子吃,告诉他:这是你外婆最拿手的一道菜。希望你明白,丧亲后的哀伤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情绪,每个人对悲伤的感知和处理方式都不一样。你可以选择告别,也可以选择不告别。但不管是“好好告别”还是“保持联系”,你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与哀伤对话。本文转载自公众号“简单心理”(ID:janelee1231),一个有温度,有态度,守伦理的专业心理公众号。
Kristensen, T. E., Elklit, A., &Karstoft, K. I. (2012).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fter bereavement: Earlypsychological sequelae of losing a close relative due to terminalcancer. Journal of Loss and Trauma, 17, 508-521.Continuing Bonds: New Understandings ofGrief , Dennis Klass, Phyllis R三联生活周刊:中国100多万失独家庭,如何熬过丧亲之痛Rubin, Simon Shimshon (1999). "TheTwo-Track Model of Bereavement: Overview, Retrospect, andProspect". Death Studies. 23 (8): 681–714. CiteSeerX 10.1.1.462.2673. doi:10.1080/074811899200731. PMID 10848088.Bonanno, George A. (2004). "Loss,Trauma, and Human Resilience: Have We Underestimated the Human Capacity toThrive After Extremely Aversive Events?". AmericanPsychologist. 59 (1): 20–8. doi:10.1037/0003-066X.59.1.20. PMID 14736317.作者:李歪歪
来源:简单心理(ID:janelee1231)
编辑:留木
你可能还喜欢:
点个在看